
一、完善制度体系,管理队伍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深化制度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制定《佳木斯大学实验室危化品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佳木斯大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能力。组建实验室环境检查队伍,鼓励二级单位实验技术人员承担本单位实验室公共服务管理工作,动员239名专兼职实验教师,开放各类实验项目200个;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等。
二、推进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严格安全与环境管理
一是考察取经实验室建设经验,探索实验室管理新思路。组织赴省内高校调研学习实验室管理模式、制度建设、工作流程等;完成实训大楼217个房间的功能核对及相关建设方案研讨、论证和方案初稿拟定工作;组织完成药学化学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室等125个房间的配套设施需求制定、建设经费测算工作。
二是加强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确保学校实验教学正常运行。完成学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标准、应急预案等专项工作报告撰写并上报省教育厅;完成省教育厅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和3次实验室安全隐患现场排查督促整改工作,走访21个学院,28个实验中心,共计走访实验室280余次。截至12月10日,共排查梳理安全隐患145项,已督促完成整改140项,形成《2022年佳木斯大学实验室安全整改报告》。
三、强化实践教学保障管理,实验教学井然有序
一是进一步优化实验材料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重新修订《佳木斯大学教学实验材料领用审批流程》《佳木斯大学教学实验用品(实验动物)采购需求审批流程》等;完成2022年春秋两学期9000余种实验材料的采购供应工作;为学校实验教学供应约3万支防护口罩、5万副手套、120套防护服、150套急救箱等防护用品;完成2022年85类管制类化学品备案审批及采购管理工作;完成我校环保信息公开相关工作;完成人体标本及志愿者遗体接收工作,截至12月,组织接收志愿者捐献遗体标本共5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严寒下组织工作人员连续4个小时抢运被淹实验物品,保障学校资产不受损失。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进一步推进我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顺利完成医工融合实验设备购置与更新贷款项目第一批九个配套设施项目采购需求论证并报送国有资产处完成采购;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需求,完成教学仪器设备采购合同签订和资金支付工作;完成与科技处实验平台管理交接工作;推进实验设备共享共用,开放实验项目增加至200个;主动联系国外生产厂家,为粉末衍射仪维修奠定基础;秋季学期,共维修仪器设备280余项421台件,保养设备38台件,改造设备4台件;维修气质液相、示差热分析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共计46台件。
四、坚持疫情防控总要求,实验动物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工作不放松
一是克服艰难险阻,动物中心工作见实效。完善规章制度31项、操作规程44项;全年提供实验动物3950只;与百奥迈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对实验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共计处理1500kg;完成66个科研、研究生课题动物实验工作。疫情期间,实现车辆点对点运输,中心专设接送通道,全体人员承担所有搬运工作,保障实验动物的正常供应。
二是工程训练中心工作有序开展。完成机械工程学院等4个学院的19个专业2188人次金工实习教学任务,总计13个批次,为期26周;完成大型设备及机器人设备使用,总计21次,时长约43小时;完成调研指导和学生参观学习接待10次,约1000人。
五、中心党建工作引领,政务工作从零开始
一是确定岗位职责,完成中心科室设置及人员分工。完成中心5个科室、1个中心设置及人员分工工作,制定了《实验实训及设备管理中心科室设置及相关职责》;组建中心临时党支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5次;完成中心网站建设。
二是尚廉洁、守底线,讲政治有规矩。中心班子成立以来,切实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科级干部调整到岗后,立即召开全体行政管理干部工作会议,学习法律法规、传达学校纪委关于赵塔娜、蔡栋梁两项处分决定,以此警示全体工作人员,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及中心工作人员遵纪守法和廉洁奉公意识,提高忠于职守,按章办事自觉性。
(责任编辑 孙成心)